位置:资料首页 > 答题技巧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言语理解与表达答题技巧之实词语境典型例题精讲(2)

时间:04-04|来源:行测|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题目:

对森林的滥砍滥伐的行为,我们一定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予以坚决( )。
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禁止

B、制止

C、杜绝

D、阻止
 

解题技巧点拨:

    这是一道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的典型例题,选自2008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真题。此题为单选题、二级难度,以一空形式考查实词语境知识点,需要仔细认真审题。这四个词语都有使停止,不再做某事的意思,但是从语义的轻重和词语搭配上都存在着差别。“禁止”,是指不许可、不允许、不准、不可以的意思,是在人们行为未发生之前向大家提出的警告和提示。“制止”,是指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是指某些行为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时所采取的行动。“阻止”,使停止。“杜绝”,是指阻塞、彻底制止。滥砍滥伐森林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构成犯罪,A、D两项语义不符合,且程度过轻;C选项“杜绝,更多的是指消灭某种现象而非行为,所以最合适的是“制止”。故答案为B。


考生笔记:

·禁止和制止的区别,前者在事发前,后者在事发后。

·杜绝XXX的现象,制止XXXX行为

·好题!!“禁止”,是指不许可、不允许、不准、不可以的意思,是在人们行为未发生之前向大家提出的警告和提示。“制止”,是指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是指某些行为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时所采取的行动。


想学习更多答题技巧?可以登陆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跟着老师一起学习

文章关键词:  

编辑:行测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言语理解与表达答题技巧之成语词义典型例题精讲

下一篇:言语理解与表达答题技巧之实词语境典型例题精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