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抄书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料准备,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还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不过,这里也有陷阱,就像周作人提醒的,“学我者病”。“文钞公”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否则,拿起来就抄,谁不会?弄不好变成偷懒甚至抄袭的借口。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谈论古人的“抄书”,当然是有感而发。今人看书,普遍过于浮泛,如蜻蜒点水,不若古人之沉潜把玩。这是因为现在需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没时间,只好一目十行,都是“知道了”。还有一点,五四以前,我们太尊信古人;五四以后,我们又太藐视古人。都想开天辟地,都是前无古人,写自己的书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思抄别人的书? 下列与文意不符的是( )。
A、作者对抄书持否定的态度
B、现在的人都不喜欢抄书,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藐视古人
C、必须是有资料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书才值得抄
D、抄书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
解题技巧点拨:
这是一道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的典型例题。此题为单选题,考查细节理解知识点,需要仔细认真审题。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作者评价抄书有褒有贬,并不是持否定态度。由“五四以前,我们太尊信古人;五四以后,我们又太藐视古人”可知,B选项表述正确;由“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否则,拿起来就抄,谁不会?”可知,C选项表述正确;由“还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可知,D选项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
考生笔记:
·细节判断题。作者评价抄书有褒有贬,并不是持否定态度。
·细节题,作者对于抄书明显是采辩证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其他的在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这里的题目是不符合啊。注意审题啊!
作者评价抄书有褒有贬,并不是持否定态度。
想学习更多答题技巧?可以登陆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跟着老师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