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奋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 负薪牧豚,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这段话告诉我们:
A、发愤读书时不择时选地
B、发愤读书时需要选择好的书籍
C、发愤读书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D、家塾、旷野之地、热闹之地均是读书的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点拨:
这是一道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的典型例题,选自2007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真题 。此题为单选题、二级难度,考查主旨概括知识点。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短文中的第一句“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为该文主旨,后论述了读书不必择时择地,A选项正确。B选项“选择好的书籍”和C选项“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原文无关,错误;D选项只是短文的一部分,不全面。故答案为A。
考生笔记:
·C 不是第一句的原意转换。
·改错了。看到第一句又觉得C对。文章其实并没有说 习惯。、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清楚的告诉答案是A。
·仔细体会预语境、语意。
·付薪牧豚(豕 shǐ):形容读书环境的恶劣,词面的意思是:背着柴火,放养着猪。
·后面为重点,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与原文无关。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般包括片段阅读和逻辑填空两个题型,考试题量大,占分总比值较高,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质上考查的能力点就只有两个“理解”与“表达”,这两个能力需要 扎实的阅读理解功底,才能够通过技巧快读解答。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部分,技巧不仅能够提升正 确率,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省时间。解题技巧是决定你胜过别人的法宝,同学们一定要多思考、多练习, 熟练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