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资料首页 > 答题技巧 > 判断推理 >

201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逻辑判断解题技巧之日常结论型典型例题精讲

时间:07-11|来源:行测|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201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预计在2015年11月拉开序幕,小编整理了201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逻辑判断解题技巧之日常结论型典型例题精讲,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多多的学习。
 

题目: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又难于自然降解,于是形成环境污染的现象。由此可以推出( )。

A、白色环境污染难以消除

B、子化合物难以自然降解

C、制止乱丢乱扔就能消除环境污染

D、容易自然降解的固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判断推理解题技巧点拨:

文中只讲了白色污染的成因,未讲如何消除的问题,故A项是无中生有的结论。B项根据推理的传递性可知其正确,子化合物构成固体废物,固体废物难以自然降解,故子化合物难以自然降解。根据末句,白色环境污染的成因有二,“随意乱丢乱扔”和“固体废物难于自然降解”,C项和D项都只是消灭了一个原因,不充分。故答案为B。
 

考生笔记:

·“随意乱丢乱扔”和“固体废物难于自然降解”,C项和D项都只是消灭了一个原因,不充分。

·根据末句,白色环境污染的成因有二,“随意乱丢乱扔”和“固体废物难于自然降解”,C项和D项都只是消灭了一个原因,不充分。故答案为B。

·再做一遍、、、、、、

·分析材料结构,CD是两方面的原因,注意等字可以推出B。

·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又难于自然降解,-----子化合物难以自然降解传递性。

·下次遇到这种错题,选错的没这么明显的选项。

·CD只说到其中的一个原因,没有充分。

 

想学习更多答题技巧?可以登陆步知公考跟着老师一起学习
登陆注册步知公考社区,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

文章关键词:  

编辑:行测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2016年天津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逻辑判断答题技巧之形式推理

下一篇:判断推理逻辑判断答题技巧之形式推理典型例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