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
A.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B.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梁启超——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D.曾国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步知网解析解析来源于步知公考风暴羚羊老师,点击试听羚羊老师课程。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选项语出《孟子》,语句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而后半句显示出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B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C项出自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是推行宪政。在宪政国家,人民不仅是国家的本体,也是国家的所有者,这就是国家的人民主体性。获得了主体性,人民才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这类强调民主,同时带一点古文的,通常情况下,出自两个人之口,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梁启超。孙的言论往往激励,梁的比较温和,这句话比较温和,是梁的可能性更大。D项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北宋的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他强调要在思想上破除当时人的守旧心理。曾国藩作为忠诚孝子加顺民,清政府统治的捍卫者,是说不出这么离经叛道的话的。选项对应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点击查看: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汇总
精华推荐
编辑: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