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资料首页 > 答题技巧 > 数量关系 >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答题技巧之行程问题典型例题精讲(39)

时间:11-21|来源:行测|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题目:

小明和小强从400米环形跑道的同一点出发,背向而行。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小明转身往回跑;再次相遇时,小强转身往回跑;以后的每次相遇分别是小明和小强两人交替调转方向,小明跑3米/秒,小强5米/秒,则在两人第30次相遇时,小明共跑了多少米( )?

A、11250

B、13550

C、10050

D、12220

 

数量关系解题技巧点拨:

这是一道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的典型例题。此题为单选题、四级难度。以应用题形式考查行程问题知识点。两人相向运动,经过400÷(3+5)=50秒相遇,之后小明转身,两人做追及运动,经过400÷(5-3)=200秒第二次相遇;接着两人又做相向运动,经过50秒相遇,再做追及运动,经过200秒相遇,以此类推,30次相遇共用30÷2×(50+200)=3750秒,则小明跑了3×3750=11250米;故答案为A。


考生笔记:

·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因为每一次相遇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这个题目类似于穿在水中顺水逆水行驶很有意思的题目。

·第一次相向,第二次追击,我以为往后都是追击了..。

·相向运动速度相加,追及运动速度相减,关键在于求出总时间!!因为一直在运动,没停下,且速度保持不变。不需要分段求距离

·没看清题目,第一次相遇后,仅仅是小明转身了,小强依旧是原来的行驶方向!先是相向运动,然后是追击运动!注意审题目!

·这种题型没见过,太精辟了,收藏。。。。

·理清题目思路,先是相向运动,然后是追及运动。根据题目已知关系求解。

·第一次是相遇过程,第二次是追及过程,第30次相遇,小明共跑了15次。


老师答疑:
    问题:老师,这儿的第三十次相遇30/2*(50+200)是根据什么列出等式的呢?一次周期是250s,相遇两次,时间为什么这么算呢。
    回复:你好,要仔细看解析,(50+ 200)是2次相遇所需时间(这里的追及运动中的追上也属于相遇的一种),所以,30÷2×(50+ 200)其实是先算出有多少这样的2次相遇,显然是30/2次,每2次所需时间为(50+ 200),所以总时间=30÷2×(50+ 200)。


想看看自己水平如何?可以登录注册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学习
登陆注册步知公考社区,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
文章关键词:  

编辑:行测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答题技巧之计算问题典型例题精讲(58)

下一篇: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答题技巧之行程问题典型例题精讲(40)